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十四五”期间农村工作特别是脱贫地区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南川区大观镇举行了“重庆市南川区年大观园乡村村晚”。当地村民载歌载舞,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本次活动以“喜迎二十大·共筑振兴梦”为主题,通过深挖乡村民俗文化和展示乡村振兴成果,唱响乡村振兴动人旋律,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展现乡村文化魅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本就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不竭源泉。南川区大观镇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展农事体验活动,让大家在热火朝天、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回归田园、亲近乡村。体验活动包括拔河、挑稻谷、花式搓苞谷、稻田摸鱼等项目,重庆市青联委员、市侨青会会员、青年企业家、西南大学师生党员、大观镇村民共同参与其中。此外,活动现场还设有笋壳画、竹艺编织、中医药防疫香包等非物质文化手工展位进行展销,充分展示了村民的风采和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村晚”唱出乡村文化建设新面貌。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南川区大观镇以“村晚”为抓手,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事体验活动圆满结束后,“村晚”在开场歌舞《灯火里的中国》中拉开序幕,杂技、时装秀、情景喜剧等10余项表演赢得观众喝彩。“村晚”包含《丰收唢呐》等富有乡土风情的节目,节目里还展示了方竹笋、南川米、古树茶等南川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村晚”逐渐融入乡村生活,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文化大餐”。尽管没有精致的舞台和背景,也没有偶像明星,但是原汁原味的表演充分展示了乡村的民风民俗和人文底蕴,深化村民之间的感情认同,“村晚”也成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
大学生党员进基层,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大力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各类文化活动骨干。南川区大观镇通过“村晚”活动,开阔乡村文化人才视野,提升其文化服务能力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让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此外,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员们也走进了南川区大观镇“村晚”。他们为当地村民朗诵了《禾下乘凉梦》,一起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西南大学校友袁隆平院士;展播了优秀纪录片《只此一生不够》,一起倾听扎根南川金佛山五十余载的科研工作者刘正宇教授的故事。大学生党员以“村晚”为契机,不仅带来了高品质的文艺节目,而且亲身体验南川区大观镇新农村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成就,深刻体会基层党员干部的执着追求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意识,进一步厚植“三农”情怀、深耕“三农”事业,踔厉奋发建设祖国,为实现乡村振兴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