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
作者:搬螃蟹
阅读导览:
一、史证人言来推测
二、海孔飞机制造史
三、配套运输有疑问
四、出错原因试探讨
前两天,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丛林镇(时属南川)海孔飞机厂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架国产军用运输飞机“中运一式”,是拆散成配件从蒲河上船转运到重庆白市驿机场再装配飞向蓝天的。这个消息立即振奋了綦走团的人心!
碧绿綦河顺水流,八字铁轨前方来。年11月28日,恰逢綦走六年第一徒,綦心一行38人,在冬日霜雾中冷走暖出热心窝。不到十一点,就来到了蒲河场。
一、史证人言来推测
据清光绪《四川綦江续志》卷一《綦江水道考》中“由三溪转江,行三十五里至蒲渡可通煤船。上有鲁峡洞。过此可船行四十里,至南川之万寿场”一句,结合蒲河场上游米就是鲁峡洞(现水电站),河水断崖式下跌数十米的地势,说明在清代以前,三江和南川(含当时万盛场)方向,通过水路往来的货物,不论上下,都需要在蒲河场上岸,再换船前行。看来,该文所述不假。綦走今天,不虚此行!
在热情的老乡指引下,綦走人找到了《神奇石角》一书中的“海孔飞机厂蒲河转运站”遗址杨柳湾,该书介绍,抗战期间的杨柳湾,还设有南桐煤矿转运站和东林公司造船厂。回来后还翻到了《綦江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年)霍凤栖文《抗战时期蒲河工商业概况》,有“由重庆运来的飞机厂需用物资以及厂里制成的飞机配件等,均须运到蒲河转运”的记载。当地还有老人能够证实当年的杨柳湾车站及大小吨位船只各自在蒲河的罗家滩、大建塘、杨柳湾、马捍丘、马鞍石一带靠岸,以及解放前当地曾经降落过飞机的传闻,说明三文所记八九不离十。綦走今天,值了!
二、海孔飞机制造史
综合张仲(三峡博物馆副研究员)发表在《重庆与地理》的《抗战中诞生在重庆“海孔飞机厂”的第一架国产运输机》,季文美(曾任搬迁前的南昌飞机厂支配课长,年起任海孔飞机厂厂长佐理)发表在《航空史研究》上的《有关中意飞机制造厂和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的一些情况》,《中共重庆历史·南川卷》中《党在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的活动》,何进平发表在《南方周末》的《海孔洞往事:战机工坊》等文得知,年春,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内迁丛林镇海孔洞,同年秋恢复开工,更名为“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为与日本轰炸机躲猫猫,在山洞里造飞机。
海孔飞机厂于年7月仿制成功的苏联E-16双翼战机,是中国第一次仿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列装部队的苏式驱逐机,被命名为“忠甲二八”(因民国二十八年而得名),共生产了二十多架交付空军参加抗战。
与此同时,在工务处长林同骅的主持下,利用积压的发动机、仪表等航空原材料,迈出国产飞机研制的第一步。从年1月起,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年5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架运输机,命名为“中运一式”。它采用进口美制双发动机,除了副翼和襟翼是铝合金制成外全部采用木结构。长11.05米,翼展15.85米,起飞重量千克,可载运含飞行员及乘客共11人,平飞最大时速千米,续航时间5小时45分,飞行高度米,航程可达公里。后又研制成功“中运二式”,“中运三式”。
三、配套运输有疑问
据了解,川湘公路于年测量设计,年10月10日四川段建成通车。年11月17日南川县县长陈文澡函复重庆航空站文称“适宜储藏军用品当推丛林乡属之海孔洞……海孔洞邻近马路约4公里,交通便利……”。说明飞机厂年内迁海孔洞,公路交通方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式建厂时,从川湘公路49公里处修了一条7.6公里长的公路到直达厂区。说明海孔飞机厂对外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无疑。
据史载,蒲河上的三座闸坝石板滩大智闸、大场滩大仁闸、桃花滩大勇闸是年底竣工。《綦江文史资料》第15辑(年)徐大沛文《整治綦河全面抗战》“就航运日程而言:整治前,枯水季节,三江至蒲河只能行载重一吨的软板船,上行两日半,下行两日……整治后,载重十吨之木船终年畅通。”也就是说,年秋就已经投入生产的海孔飞机厂的仪器设备,以及年底以前生产的“忠甲二八”战机等,都不可能通过水运送达。
綦走分析认为。海孔飞机厂作为一个余人的重点大型企业,生活物资及通用生产资料消耗较大,或者少数时效性不强,或者凑不满整车发货的飞机配件,在蒲河设立转运站确保供给安全、降低非必要的运输成本,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因此认为年起生产的飞机配件,甚至年的“中运一式”也是拆解后在蒲河上船转运重庆试飞和交付使用,却经不起推敲。
日军年攻占缅甸前,国际物资也主要从滇缅公路而来,南昌飞机厂内迁丛林海孔洞,也应该有临近滇缅公路且汽车能直达,方便国际军援的考量。
况且,海孔飞机厂迁来不久,就因日本全面封锁,航空发动机及航材断供,能够运到重庆飞机修理厂的,应对战机维修更换都吃力,哪有制造飞机的批量发动机及配件拉到海孔?所以,在重庆方向“无米可炊”时,海孔厂改为利用库存生产仿德式H17型中级滑翔机,狄克生式初级滑翔机等作为抗战空军训练,已经没有多少生产设备及飞机专用原材料需要运入了。需要、能够运进来的,多是飞机厂的机器设备配件或耗材。
常理推论,我们不难理解,飞机制造设备作为重要的军需品,不是煤炭或大米、盐巴、山货等普通物品,其运输考量的绝对是效率和保密,而不是成本。
一谈效率。水运太慢,与汽车运输间选择,理应首选公路。且水运仍然需要40公里的汽车联运才能到达,这样的反复折腾在有更好的运输条件下是不会成为首选的。
二谈保密。日本早就侦得南川綦江一带有飞机厂,从南川方向针对海孔飞机厂至少组织过5次专项空袭,只是每次在海孔上方天空俯瞰,都只看到青山和农田,找不着任何可供轰炸的目标而躲过空难。但恼羞成怒的日军飞行员却将暴戾施加给无辜的城镇、农庄及平民。其中年10月23日那次,18架飞机组成两个大队杀气腾腾飞到海孔寻找无果后返回南川城,分两批投下枚罪恶的炸弹。更可恨的是随后三架飞机排成一队,低空俯冲,用机枪向人群扫射。共毁屋余间,致死余人!綦江也有3次被日机轰炸,毁房来间,致死多人的记录。
空运的效率是高,但如果动用运输机从云南方向直飞重庆需战机护运,保密性太差。这也是年6月,航空委员会指令该厂派出技术骨干赶赴缅甸八莫建立装配分厂,耗时一年组装从美国购买的架霍克81美式战机等,而不是将配件直接空运重庆,辗转海孔洞组装的原因。
如果水运,按“中运一式”转运重庆前后需要7天的说法,几无防空能力的綦江河流域,运输船队如何防空?其中任何一天遇到日机空袭,均无处可避,多年心血必将毁于一旦,任何决策者都不敢冒这个险。而汽车运输,机动灵活,夜晚行车基本没有空袭危险,白天遇空袭也可以迅速分散伪装隐蔽。
四、出错原因试探讨
除前述学者较权威的考证外,綦走还查阅了不少南川、万盛以及重庆航空等方面针对海孔飞机厂历史研究的文献,都是统一口径汽车运输,没有找到“中运一式”通过水运到重庆的记录,更不用说在蒲河装船了。包括年版的《綦江县志》、共18辑《綦江文史资料》,以及最新的街镇志书《神奇石角》,也无此记载。
前面提到的《抗战时期蒲河工商业概况》文虽有“飞机配件等,均须运到蒲河转运”一句,綦走怀疑,是作者混淆了飞机厂的生产机器配件或耗材与飞机配件,且作者也坦言写作时“知则详,不知则略。其资料来源,有的依据县《文史资料》、新《县志》;有的则仅凭个人回忆点滴见闻,因此错误难免。”后续文章又把“飞机配件”拓展到“中运一式”的转运。这样没边际的放大,造成了第一人口中的“地古牛”传话到第十人时,变成了大水牛的宣传喇叭。
当然,綦走也没有找到任何文献明确说“中运一式”没有通过蒲河转船的记录。请较真的朋友不要为难綦走,必须找到这样的证据。綦走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吃饱了撑的提出让人不愉快的反对意见,是因为质疑促成真相,探讨使人进步,綦走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土历史人文,蹭点热度提升家乡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果实在不信,就当綦走白说。如果綦走考证有误,欢迎提出意见。
今天的蒲河杨柳湾,已经找不到当年繁忙喧嚣。綦走人眼里,只有平静的河面上随风泛起片片浮动着的银鳞,岸边一簇簇比最绿的水草,三两只信步沼泽的水鸟……听着两岸竹林里传出来悦耳的鸟语,綦走人已经在向往,下一个星期天,又会收获哪一程精神食粮?
附:《綦走发现“綦江河”系列》
1.綦江河畔有尊全国唯一的中国龙如来佛像
2.一弯靓色,一片温暖
3.綦河边上,竹映正道
4.綦江河边有座皇帝“荣赐”的活人祠
5.綦江河上渡与桥的“道义”传承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