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里,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忙着采摘果子和药材;依山而建的村落里,房前屋后卫生整洁,街巷庭院绿树常青;平整的公路蜿蜒曲折,从村外一直通到家门口……产业旺、生态美、道路畅,南川广袤的田野上,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巨变。
南川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精心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南川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任务、关键性举措,在夯实粮食、生猪、蔬菜等“基本盘”的基础上,坚持“特色产业为支撑、融合发展为路径、农民增收为目标”的方针,着力扩规模、强加工、促融合、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质效加速提升。
近年来,南川围绕方竹笋、古树茶、中药材和南川米、蓝莓“3+2”特色产业,积极做大基地、做强加工、做优品牌,累计建成主导产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园个,“3+2”特色产业年产值超过30亿元,并入选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区县。
据统计,南川目前有茶叶基地12万亩(含古树茶1万亩),成功创建“国家茶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金佛玉翠”获重庆名茶称号,“南川古树茶”列入重庆茶叶三大品牌,南川红碎茶亮相中国国际茶博会。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含野生),初步形成了环金佛山中药材产业带,建成7个品种良繁基地,新建中药材加工基地4个、新增加工产能1.2万吨。
方竹笋种植基地达到23万亩,年产达2.5万吨,年加工能力突破2.5万吨,入列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绿色精品稻米基地在5万亩以上,“南川米”种植规模稳定在38万亩,“南川米”荣获“中国十大好吃米饭”、重庆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重庆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殊荣。
蓝莓产业基地近1万亩,全市首个蓝莓科技产业园成功落户南川,建成嘉蓝悦霖蓝莓精深加工生产线。
“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多措并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并将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取得了初步成效。”南川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南川将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建设都市农业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能。”
未来几年,南川还将推进科技强农,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高标准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力求让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货足价稳,中药材、茶叶、方竹笋、南川米和蓝莓等特色产业效益和质量显著提高,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迈出坚实步伐。
力争到年末,“3+2”特色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实现翻番。
让农村生态更优美,村民生活更舒适
走进鸣玉镇向家沟,绿水青山环抱下,青砖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院内石磨、陶罐等小品点缀其中,独具风趣。远远望去,民宅与凉亭、回廊串联成线,形成一条“稻香渔歌”的旅游长廊,穿村而过,自成一幅诗意田园的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类似向家沟这样的乡村美景,在南川并不是个例。
近年来,南川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薄弱环节,扎实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新建和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雨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积极优化交通、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大乡村资源、自然景观和传统风貌等原生形态保护力度,守护“渝味”乡村。
同时,南川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以已建成示范点为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建立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成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此外,南川还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做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内外兼修之下,南川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家园。
目前,南川区个行政村实现了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个;建成市级绿色示范村36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28个,“四好农村路”完成率全市第一,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新年新气象。接下来南川将进一步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果,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村容村貌提升,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全域拓展,进一步擦亮“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招牌,建设主城都市区近郊游、周末游和乡村度假首选地。
“三治结合”共同发力,乡村治理成效明显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
一直以来,南川把夯实基层治理作为固本之策,全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去年10月,国家农业农村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