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讲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运

全网抖音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0927/115874.html
04:20一线记者讲故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⑦:大运河畔沧州人

大运河畔沧州人

河北沧州广播电视台记者田雯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沧州人,在我的家门口有一条流淌了千年的大运河。大运河是沧州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蜿蜒流淌的大运河孕育了民风淳朴、古道侠义、担当有为的沧州人。

年,我第一次走进大运河畔的南川楼社区采访刘宗承老人。72岁的刘老在运河边出生、长大、结婚、生子,一辈子的高兴与幸福都与大运河紧紧相连。

年,沧州市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南川楼社区面临征收改造。那时,我再次走进了南川楼社区,见到了即将搬迁的刘宗承老人。我问他:"70年了,马上就要和老房子说再见了,舍得吗?"刘老瞬间红了眼眶,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心里装满了对运河对故乡的依恋。"虽有不舍,但刘宗承老人不仅第一个搬了家,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着社区居民的搬迁动员工作。占地亩的南川楼改造项目,以不到2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户的搬迁工作,为大运河的建设赢得了时间。

记者田雯采访刘宗承老人。资料图

年初春,沧州大运河畔的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风景如画。我又一次来到这里,在采访中我欣喜地遇到了刘宗承老人一家。看着美轮美奂的南川楼,老两口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南川楼就建在了我们老房子门前,找到了南川楼就找到了我们原来的家。"

碧波千里的大运河,让狮城两岸人烟兴盛,物产繁华,同样它也滋养和培育了干事创业的沧州人。家住运河岸边的王焕一是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个中性硼硅玻璃瓶就是他们厂生产的,是用于罐装国内四家疫苗厂生产新冠疫苗的唯一容器。

记者田雯采访王焕一。资料图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焕一经营的玻璃厂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只能靠进口德国原材料再加工。年,面对着国外中性硼硅玻璃技术和价格的垄断,王焕一毅然决定要自主创新。面对着一次次的失败和外商的嘲讽,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守在窑炉旁。说起成功的那一刻,王焕一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用15年的坚持,填补了国内外的技术空白,更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生产中性硼硅玻璃的国家。王焕一让世人再次看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年,新冠物资应急专项重大工程项目招标,王焕一的四星玻璃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六个月的时间,从技术设计、装备制造,再到万吨级电窑炉点火生产,整条生产线没有一个进口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疫情期间,十亿支装载着我们中国疫苗的新冠疫苗瓶,不仅为全国疫情的有效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世界抗疫作出了沧州贡献。

监制:王悦路

策划:曹朝阳

统筹:张梦琳田梦姚杰

编导:田梦王潇

记者:田雯

摄像:姚杰

后期:王潇

视觉:筵怡

化妆:岳晓燕

审核:周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