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人的发现与綦江憾失木波罗命名

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52.html

作者:搬螃蟹

这第期綦走的主题之一是“首随古人类起舞”,驱车多公里,恍见柴山奔古兽,五洲同瞻桐梓人,岩灰洞内把踪寻,零距离体验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并穿越远古,遐想古人类生活、生产、繁衍的神秘,感悟人类发展和历史演进的艰辛历程。对比今天綦走人在黄河沟溯溪中才知此乐的显著差别,或唏嘘古人生存的不易,或赞叹今人无所不能的伟大。

没想到,这一行程,联系过往,让綦走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何仁与侯学。

“不务”正业的何仁

“桐梓人”的发现人叫何仁,是一名地质工人。由于经常爬山穿洞,养成了业余探究考古的爱好。

年冬,他所在的地质队在九坝一带进行地质普查,他在留守工地时,那个年代没得电视电脑手机打发时间,就东转西逛爬进了这个岩灰洞——拣漏,没想到还真发现了一堆古生物化石。

这个何仁喜欢刨根问底,也舍得为不能当饭吃的爱好下本钱。就自掏腰包向中科院发了一封多字的电报,报告发现寻求帮助。那个年代,分分钱都重要。这些冤枉支出,一般都是背着老婆悄悄干的。并且多数情况都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但他毫不气馁,有值得的信息,立即找渠道上报,不问结果。

这一次,运气来登了,中科院派出了古人类专家组成考察组来到岩灰洞,获得了25种哺乳动物化石。最重要的是发现了2枚(年又发现了4枚)人类牙齿化石。经鉴定,这是距今20万年的古猿人化石,后被命名为“桐梓人”。《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6个国家的电台、报刊纷纷转载报道,评价其重大意义。北京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摄制了专题片《“桐梓人”的故乡》在全国放映。

“桐梓人”的发现之所以在全世界轰动,是因为此前,仅发现距今:

万年前,有元谋人。

70万年前,有蓝田人。

60万年前,有北京人。

50万年前,有马坎人。

40万年前,有长阳人。

20万年前,??????(不知在哪里)。

30万年前,有丁村人。

10万年前,有观音洞人。

……

唯独没有发现20万年前的古人类,本次发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探索了解古人类发展进化提供了一个关键环节。

这里同时还发现了旧石器12件及烧骨等重要文物,留下了古人类的用火痕迹,是迄今长江以南最早的发现。这两枚“桐梓人”牙齿化石,还是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我们知道,贵州人的牙齿长期以来,黄杂杂,不大白。除了我们农村小时候穷,不懂得刷牙的原因之外,重要的是这一带土壤、山水里面有含量较高的氟化物,从古至今,生活在这一带的人都不能避免。当然,20万年前的“桐梓人”,应该也没有这样的烦恼。

何仁,一个普通的地质工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那字的电报会引来这么重大的发现。綦走,一个户外徒步团队,怎么也不会想到能成为綦江有座现存全国唯一的寿官牌坊、内江威远有条现存全国最完好的“军工古道”等的第一发现人。那么,今天溯溪的美丽黄河沟,因为什么得名?綦走以为,在于其岩石富含硫、铁、铜等金属元素,经清澈在底的溪水映应,呈褐黄色而来。

探究进取的侯学

綦走路上,也碰到过一位与何仁有相同探究精神的小伙子,他就是东溪“木波罗”树群的发现人——侯学。

年3月5日第14次綦走,在东溪太平桥与赶水铁石垭之间的綦江河左岸古道边,一个叫鱼沱的小地方,亲密接触了上百年树龄的上百株野生木波罗群落,因为有杨梅的酸味,当地农民一直称其叫“大杨梅”。侯学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30来岁的返乡农民工,他将“大杨梅”图片拍出来发到网络寻求答案无果后,又于年7月下旬打电话邀请重庆农科所专家辨认,经仔细比对,判断其就是“南川木波罗”(因年最先在南川发现得名)。

木波罗树是恐龙时代的活化石,比银杉和水杉等还珍贵。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确定为“极危”物种。事实上南川发现的木波罗仅有一棵,且仅高20米,胸围才1.5米。而东溪发现的有多株,最大的一株高达30米,胸围近3米,每年挂果约0斤,直接经济价值2万余元,均由重庆农科所悉数收售用作科学研究。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在侯学以前的当地农民或镇村干部特别是林业干部,多一点侯学这样的探究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做事风格,还早个7年去找专家辨认“大杨梅”的话,名字也许就叫“綦江或东溪木波罗”了。

因其蕴藏的药用价值,侯学及东溪木波罗群得到了西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