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9月10日,在西宁市区南川河边发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经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检查确认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为保证其安全、不被人为过多打扰,于当日19时放归野外。那么,中华鬣羚为何会出现在西宁市区?它来自哪里?它的出现对西宁有什么意义?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野生动物专家。
它来自哪里
9月10日,恰逢中秋佳节、教师节。这一天,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了西宁,通过《西宁晚报》的报道,成为当天西宁最大的新闻。中华鬣羚被称为“四不像”或“天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位于市区的南川河被市民发现后报警,经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周围老百姓的帮忙,紧急将其从河边救出。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工作人员何顺福告诉记者,从河边救出后,中心工作人员对中华鬣羚做了详细检查,经检查动物身体良好,外部没有任何损伤。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救护、放归的一系列要求,为了保证陌生环境不对动物产生较大刺激,过多的人为干涉造成二次伤害,在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的帮助下,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于10日19时,将其放归野外。
对西宁有何意义
“鬣羚出现在西宁是意义重大的。”青海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齐新章告诉记者,中华鬣羚是一种习惯独居的动物,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对它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动物学界并不多。但是这次出现在西宁市区体现了西宁市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健康。
齐新章介绍说,本次中华鬣羚出现,初步推测来源是西宁的南山或西山,这两座山植被茂密,植物种类多。但遗憾的是在这两座山上的红外线相机目前还没有采集到中华鬣羚种群的证据。
“我们证明西宁生态环境系统健康良好,不仅仅是本次中华鬣羚的出现,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齐新章介绍,这两年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西宁市区救护的动物种类很多,比如荒漠猫、狍鹿、狗獾、豹猫、高山兀鹫、斑头雁、赤麻鸭等,这些珍稀野生动物的出现不是偶然,必须有合适的生存环境,才能引来这些平常只能听说的“贵客”。
青海生态越来越好
“植被、植被种类、植被质量都与野生动物是否栖息有很大关系,有了良好的林草环境,就会有草食动物,有了草食动物就会有肉食动物。”一位生态环境学者告诉记者,西宁的碧水蓝天就是生态系统健康的最好作证。西宁不断出现珍稀野生动物,就能最直观证明西宁的生态已经非常好,更能说明整个青海的生态越来越好。
西宁市湟源县此前就发现过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互助县境内甚至还有娃娃鱼出现,其余很多国家保护动物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媒体的镜头里。
“相信西宁人越来越有机会看到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希望大家看到后不要去惊吓、抓捕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以免对野生动物产生伤害性行为。”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工作人员呼吁大家,如果在市区、市区周边看到遇险被困的野生动物不要去打扰,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不要做出伤害性行为,打击对野生动物的犯罪一直是我省森林警察最重要的职责,对于犯罪分子,森林警察绝不手软。
中华鬣羚的出现,给西宁市民的中秋节增添了快乐。放归野外,让它回到本来属于它的地方,也是给关心它的市民一个交代。10日19时,“浪”了西宁城的中华鬣羚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钻入了大山的树林,头也不回地奔向了它的“老家”……
来源:西宁晚报作者:金华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青海普法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