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天下网商记者丁波编辑徐艺婷)又是一年初秋,重庆南川的采笋人,有人爬上悬崖,有人驻扎基地,只为深入海拔千米的竹林,采摘今年最嫩的方竹笋。
这些鲜笋被洗净、分装,经过液氮冷冻,最后将穿越千里,抵达全国各地盒马的门店,以及食客们的餐桌。
对于笋味,南川资深采笋人黄洪元强调:“巴适惨了!”今年9月1日上山起,他每天要忙碌十多个小时,最终采下了多斤鲜笋。
对黄洪元们来说,方竹笋为他们增了一份收入,但也不仅是收入。
悬崖上的“笋中之王”
9月22日,重庆南川,黄洪元终于下山了。
9月1日至今,连续22天,他都穿梭在金佛山的竹林间,每天12小时采笋。他采的不是普通的笋,而是有着“笋中之王”称谓的方竹笋。这种笋主要生长在大娄山山脉海拔米到米的位置,因有棱有角、形呈四方而得其名。在世界上多种竹子上,也属它最为个性——不发于春而茂于秋。
重庆人对南川的方竹笋情有独钟,每到秋天,炒肉、烫火锅都少不了这道食材。每年从八月起,采笋就成了南川当地老百姓的一件大事儿。
但要吃上一盘正宗的方竹笋得费些周折。
黄洪元二十多岁起就和笋打上了交道。他记得过去进山的路崎岖复杂,要爬上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悬梯,才能到达方竹笋所在的竹林。往上的时候,垂直向上的梯子陡得看不到尽头。
年,一位记者来到南川探访,跟着村民们走上了这条的“悬崖采笋路”。他看到村民们背着一百多斤的笋子在这些峭壁上直上直下震惊不已,人远远地挂在山体上,慢慢往上挪动。脚下的梯子也并不稳靠,一个粗的木棒就是承受所有重量的依托,会在脚下不停地打滑。文中这样描述:“三层木梯,每层之间还要走十几分钟的山路,手脚并用,连滚带爬,狼狈不怕,摔死摔伤才可怕。”
不过随着方竹笋产业渐成规模,如今“悬崖采笋人”们的工作环境已经改善许多。每年的九月,黄洪元都会去金佛山景区的一个方竹笋基地工作,不再需要爬上悬崖采笋。
在黄洪元看来,无论是在悬崖上,还是景区的竹林里,采笋永远都是个技术活儿。按照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口诀,“砍小留大、砍老留新、砍孬留好、砍密留稀。”黄洪元不敢忘,一旦发现可以采的笋便立即扑上前去——先把竹笋踩倒,再用手将其折断,顺势扔进背篼里。
干的年份久了,黄洪元采笋采得飞快,每天能收获近多斤方竹笋。
“家”的味道
方竹笋每天能长20公分,晚采一天就老了。采笋季的每一天,黄洪元都在和时间赛跑,时常在天色微微亮时出门,夜色阑珊才回来。一天的劳作结束,他才会想起来喊两句:“哎哟哟,腰酸背痛了。”即便如此,第二天他依旧要进山,“下豆子大的雨也要采,不然笋就老了。”
对黄洪元来说,采笋关系到收入。今年,他从山上背下来一万多斤笋,赚了多元。往年笋季更长些,他能赚上五六千元。
黄洪元只是采笋大军中的一员。据媒体报道,重庆南川区现有方竹笋林超过25万亩,每年采笋季都会吸引超过5万多人采笋。方竹笋早已是当地老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甚至还在当地的脱贫工作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采笋,不仅是因为钱,还因为情感。
黄洪元回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对这样囿于农田和竹林的枯燥生活感到厌倦,于是他决定逃离,去广东、广西、贵阳等地打工。但兜兜转转一圈后,黄洪元竟发现“哪里都不喜欢”。在外出的那段日子,方竹笋竟成了黄洪元日夜想念的食物——那是“家”的味道。
再后来,黄洪元又回到南川以务农和采笋为生,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采笋的生活是忙碌的。偶尔黄洪元累了便席地而坐,扯着洪亮的嗓音唱上一曲山歌,把关于方竹笋的美味、工作的疲惫都即兴编进歌词里,日子倒也轻快起来。
如今,逢人打电话来问起方竹笋,黄洪元便会在电话那头扯着嗓子要喝,“巴适惨了!你啥子时候上我们这里来吃嘛!”
“现在全国人民都吃方竹笋”
下山前,黄洪元就想好,“回家让老婆给我做好吃的。”餐桌上,少不了他爱的方竹笋。
就在他吃笋时,一场从竹林到餐桌的“商业接力赛”将开始——他运回基地的笋,被快速地分拣、称重,进入液氮系统冷冻后储存进冷库,再运往全国各地的盒马门店,通过30分钟配送抵达食客们的餐桌。
“现在全国人民都吃方竹笋。”黄红元说道。
这里面有黄洪元的老乡陈建的功劳。
陈建是重庆人,做方竹笋的生意已经有些年头了。每年,他都要上山收购鲜笋,通过火锅馆、农贸市场等渠道分销掉。
过去,陈建最头疼的是方竹笋的存储问题——极难保存,如果不能在几天内卖出,很容易就腐烂。
很多年里,当地对方竹笋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将新鲜采摘的方竹笋在锅中煮4-5小时,然后炕制成干笋。虽然鲜笋得以保存,但损耗却极大,一般12斤鲜笋才能制成1斤笋干。且因为炕制的笋干含硫量极大,方竹笋干因此无法进入正规的商超门店,只能在批发市场等低端的零售渠道流通。
怎么把黄洪元们采来的鲜笋卖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怎么让方竹笋的价值被市场认可?
陈建为此苦恼不已。
去年,盒马采购找到陈建,双方谈及把重庆的方竹笋带到全国消费者面前,一拍即合。
在盒马的建议下,陈建花了多万元引入了液氮系统,采摘的鲜笋无需再剥壳,直接进入零下度的液氮,再送入零下18度的冻库储存。由此,方竹笋不仅易保存,自然解冻后可以还原95%以上的口感和营养。
紧俏的方竹笋市场
在陈建心里,方竹笋是罕见的美味食材,但每年只有一个月的销售高峰期实在太可惜了。如今新建的液氮系统打破了时节限制,方竹笋可以在市场上错峰销售了。
盒马也有意将方竹笋的销售期延长。盒马采购鲁小容解释,一方面是“冬季错峰期的最高价格或将达到每斤30元,是秋季的三倍”,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消费者更长时间享受到美味的笋”。
陈建对盒马的渠道很认可。“液氮的成本很高,加工一斤笋的成本要一块多。原本方竹笋的收购价就在3-4元一斤。如果渠道质量不行,这些笋根本卖不出去。”
相比于去年,今年来自盒马的方竹笋订单量增长了20-30%。为此,陈建专门调派了4名人员来对接盒马的项目。
盒马对方竹笋的长度、重量都有严格的要求。陈建记得刚开始合作时,常常接到盒马退回的产品,“他们的要求是g。有的时候只差2-3g,就要退回来重新分装。现在我们每一包都在g以上,只多不少。盒马每个月就要过来看我们的冻库、保险库,查看规格、重量。他们要求挺严格的。”
如今,方竹笋从只能在批发市场流通的普通产品,摇身变成了“紧俏产品”。
而陈建最满意的是,盒马收购这些优质方竹笋的价格,比不带壳还高,对南川的老乡来说,不仅轻松了,赚得也更多了。
陈建觉得越来越带劲儿,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每天晚上,盒马通过数字化系统下单,陈建在后台接单,马不停蹄地打包运输,连夜将方竹笋运送到盒马的大仓。
他想象中的方竹笋市场,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