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放的凤凰广场栾川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西南部,伊河上游,伏牛山与熊耳山两大山脉中段的中间地带。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伊河古名鸾水,因古代此地多鸾鸟而得名。《水经注》记载:“世人谓伊水为鸾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古代鸾、栾二字相通,故通写为栾川。老群山栾川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西长78.4公里,南北宽57.2公里。辖14个乡(镇),个行政村,个村民组,4个居委会,23个居民组,8.65万户,31.8万人,汉族人口占97.6%,满、蒙、回等19个民族人口占2.4%。栾川历史悠久,据漫子头、罗庄、关坪等地出土的文物证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栾川已有人类居住。栾川山多地少,水利资源丰富,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南有伏牛山,北有熊耳山,两大山脉自西向东蜿蜒约一百公里,横贯全境。中部有遏遇岭,自西向东延伸,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大川,南川为伊河流域,北川为小河流域,杨山自南向北延伸,纵穿县境东部,形成南、北走向的明白河过境沟川。栾川县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伏牛山、熊耳山南北分立,南拒炎热,北挡严寒,境内气候温凉,雨量充足,由于地形各异,海拔高度悬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环境,小气候,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开桃花,山上飘雪花”的奇特气候差异。栾川地处豫西多金属成矿带中心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达50多种,主要有钼、钨、铅、锌、金、铜、硫、铁、莹石、石墨、白云岩、水晶石等。特别是钼、钨储量大、品位高,是世界级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钼含量居全国之首,名列世界前茅。栾川森林资源丰富,全县山坡面积达万亩,占总面积的87.9%。主要树种有桦栎树、华山松、杉木等,经济林木主要有核桃、山茱萸、山楂、漆树等。栾川中药材资源丰富,素有豫西“天然药库”之称,有连翘、柴胡、金银花、天麻等一千多种中药材,是河南省中药材生产重要基地之一。食用菌有:木耳、猴头、香菇、拳菜等十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有豹、獐、水獭、红腹锦鸡等20多种。栾川境内拥有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伏牛山滑雪场、抱犊寨等7个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十余个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游,龙峪湾森林游,鸡冠洞溶洞游,重渡沟农家游,养子沟休闲游,九龙山温泉游,伏牛山滑雪游、抱犊寨红色游组成的旅游景区群。境内旅游设施齐全:县城和旅游景区周边兴建有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有2家五A级旅游休闲酒店(还有2家正在兴建),三家四A级酒店,和众多星级旅游服务酒店,年陶湾伊河源大峡谷漂流也正式动工,年6月10日,伊河源峡谷漂流项目全部竣工营业。栾川旅游资源按国家制定的调查与评价体系,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大类31个亚类种基本类型,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83.9%和54.2%。[栾川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国钼都、中国旅游强县、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休闲小城、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林业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