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如何让思政课真正有温度、有力度?这是道南中学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年12月,该校申报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研究课程基地”被列入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该校充分挖掘课程拓展空间,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交出了一份他们的“答案”——充分运用课程中的“拓展空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项目为引找到育人模式转型突破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道南中学教科处主任刘浩介绍,长期以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知识体系的传授,学生兴趣不浓厚,甚至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该校开展了《法治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创新探索,并编写了校本读本《“德与法”在我心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树立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法治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性学习模式,让学生有了积极性。学生的转变引发学校政治教研组的思考,也找到了改革的突破点:“对国家课程再拓展,创建课程基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为路径和平台,对课程实施方式进行创新,进而建构全面提高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基于此,该校聚焦思政教育薄弱点,申报在道南中学西校区建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基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研究,以国家课程中的“拓展空间”为抓手,丰富课程实效性研究的有效形式,全面引导学生积极实践,让课程理论走进生活,展现课程实效性。拓展空间构建课程创新资源库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每个课时每框题的最后都设置了“扩展空间”栏目,而以往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中,“拓展空间”常常被忽略。“‘拓展空间’属于附属板块,它在教材中位于每一框题内容的最后,具有独立性,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该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基地项目主研人之一的王天琴说,从内容上看,每一个拓展空间的内容都是对本框内容的补充拓展。从形式上看,几乎都要求用活动的形式展开,如讨论、调查、辩论、演讲等。“而容易被忽略的‘拓展空间’正是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王天琴说,“拓展空间”就是对课本内容进行再拓展、再挖掘,学校以“拓展空间”为抓手,设计创新教案、活动方案,构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资源库。例如在学习“加强宪法监督”时,“拓展空间”的内容是“查找宪法宣誓的誓词和模拟宪法宣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在课上组织学生模拟宣誓,在课外还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宣誓、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在“维护祖国统一”这一课中,“拓展空间”内容是对妈祖进行简单介绍。而该校在对这一“拓展空间”进行教学设计时,增设了问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查找资料,以小组合作形式以“妈祖文化与祖国统一”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思考妈祖文化为什么能成为凝聚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她为祖国统一提供了什么启示?有一部分拓展空间,还需要学生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践。在学习“依法行使权利”时,安排学生参加学校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活动;在学习“服务社会”时,教材拓展空间安排了“微公益”活动,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了主题为“衣旧情深爱满校园”防寒保暖衣物爱心捐赠……依靠“扩展空间”,该校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领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成果转换生发“各美其美”的教学样态“今天早上乘公交车没赶上,很失落;上了下一趟公交车发现还有座位,哇!是惊喜……”在初一年级(5)班的“认识青春的情绪”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生李豪杰正眉飞色舞表演情绪变化,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直接讲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但让他们参与其中,就有不一样的效果。”王天琴说,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就是死记硬背”这个传统误区有很大的改观,课程实效性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该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收获学生优秀作品无数,并形成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基地学生优秀作品文集》。学生在进步,老师也在成长。沈国华既是主研成员也是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他说,这几年,通过校本教研、校际交流、专题培训、网络学习等渠道,系统的理论学习让他对课程有了较深的理论积淀,也更加熟练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举办的优质课竞赛中,刘琴敏老师执教的《走近老师》荣获一等奖,李智老师执教的《增强生命的韧性》视频课荣获二等奖,李坤兰老师执教的《爱在家人间》之“爱的碰撞与沟通”荣获三等奖。在重庆市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举办的征文比赛中,项目组成员获奖7人次……道南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基地的建设,让学校的思政课堂教学样态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转变。该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研究课程基地”项目不仅顺利通过评估和验收,“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基地”还获评“优秀创新基地”。本文来源:南川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