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近12万名困难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本报讯(记者李国)“过去没办法到城里务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了。工资按天计算,一个月下来也有多元的收入,非常满意了!”11月10日,在重庆南川区太平场镇久宏家庭农场内,正在栽种菜苗的脱贫户王小会对记者说。

因背部做过手术不能干重活,王小会曾担心生计而睡不好觉。得知情况后,村里对她“一对一”定点帮扶,让包括她在内的40余名脱贫群众在久宏家庭农场实现了就近就业。

今年以来,重庆实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和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截至目前共帮扶近12万名困难群众就业,同比增长超过17%,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记者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该市注重集聚多方力量开展帮扶,如广泛依托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设立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定向招聘困难人员就业;开发基层协管、护林护水等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困难脱贫人员。目前,全市已创建就业帮扶车间个,建设零工市场67个,为困难人员提供就近的就业机会。

“项目施工有务工收入,项目完工后,我们村民有更多的收入。”谈起“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带来的变化,57岁的脱贫户晏石平有说不出的高兴。

晏石平所在的彭水县润溪乡莲花村6组,附近的土地撂荒现象一度严重。通过地方政府“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土地整治,他每月可以挣到多元的务工收入;土地整治后,企业流转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每亩土地又为他带来几百元的流转费;项目带动下,他又与附近村民一起开展冷水鱼养殖,年收入超过1万元……。

“依托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甄别,结合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动态掌握困难人员就业失业情况,并与‘一库四联盟’实现信息互通,精准匹配就业创业资源,更加有力地帮扶困难人员就业。”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市以大数据赋能就业创业工作,探索建设了人力资源信息库和就业服务联盟、培训联盟、创业联盟和人力资本联盟。今年以来已向困难人员精准推送岗位31万个;组织开展困难人员专场招聘对接场次,促进1.19万名困难人员与各类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并组织培训困难人员15.5万人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