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十年磨一剑带乡亲致富

李波在精心管理果林。摄影:刘敏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的场景。在重庆南川区太平场镇河沙村10组山坡上,一个叫李波的人用自己的双手种出了余亩的现代版“桃花源”。

5月7日,走进李波的“桃花源”,只见满山遍野的桃树长出绿叶,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彤彤的蜜桃。他隐身在果林中,时不时整理果子,露出半截身子。

“要是心情不好,在果园里走上一圈心情顿觉舒畅。”多年以来,李波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这片桃花源。

10多年前,因为这里贫穷,他远走他乡;10多年后,因为这里贫穷,他却回来了。

外出是经历回乡是意义

10多年前,李波远走他乡来到甘肃某摩托车制造公司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后,在工地做劳务,成为一个小包工头。年春节,李波回到老家太平场镇过年,他发现老家很多田土无人耕种,甚至小时候走过的大路都被荒草淹没,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一直都希望能种一大片果林,向往那种简单的农耕生活。”李波有些难过,自己十几岁时就开始在家种树,葡萄树、梨树……在房子外面栽了一大圈,如今却满是杂草。多年在外务工没有归宿感,他始终忘不了自己的家乡,既然能在外面干得出色,他相信在家乡也能干得出色。

“我从小就爱种树,也想让更多的人吃到原生态水果,为何不在家乡种果树发展产业?”有了种树的想法后,他投入了所有积蓄,并流转亩地种植桃树。说干就干,为了选择理想的品种,李波四处寻找专家指导。

由于太平场镇海拔不高,李波打算瞄准市场空档打好时间差,种早熟水果。经过四处考察,李波选择种植由四川省农科所配合西南农大培育研制的早熟精品水果,有春美、春蜜、春雪3个品种。“这种水果品质好,个头大,颜值高,口感好,脆而甜,汁液多。”李波说。

认准就干不怕失败重头再来

但好事多磨,年,眼看着栽种了3年的蜜桃开始挂果,但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和不懂病虫害防治技术,计划产3万斤的蜜桃产量却只有上千斤。“三年多的心血就这样打水漂了。”说起去年失败的经历,李波眼眶有些湿润。

“要不就不做了吧,十个搞农业九个亏。”面对亲戚好友和家人的不看好,李波甚至有所动摇,开始怀疑是否自己真的不适合做农业,但他转念又想,既然选择了,跪着也要走下去。李波重整信心,一门心思扑到基地里,他发现造成蜜桃减产一方面由于病虫害,一方面原因在于管护不当,误打了除草剂。

李波总结经验教训,基地里的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并奔赴各地考察先进种植经验,还邀请农委和西南农大的专家为自己提供技术支持。“我现在专门请了一名技术员,今年全部人工除草,不但提高了蜜桃品质,还大大提高了今年的挂果率。”李波高兴地说。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心的管护,今年病虫害少了很多,目前已经大量挂果,预计每棵桃树产量在30斤以上,产量5万~10万斤。

为解决销路问题,李波还想到了认领果树的方式,对所有认购者实行认购者自行采摘,挂牌管理的方式,“现在有不少市民打来电话,踊跃认购果树。”对于今年的销量,李波信心满满。

念好“桃花经”带领村民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李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带动贫困户脱贫,河沙村委会与李波达成协议,用20万扶贫资金入股,村里贫困户作为股东,李波承诺,蜜桃产业园销售额达到30万以上,将拿出销售收入红利的10%作为配股分红,无偿分给本村贫困户,支持村民脱贫致富。目前,李波流转了河沙村40多户村民的土地,并优先解决贫困户就业,目前基地有12名村民长期务工,其中贫困户占一大半。郭安珍是当地的贫困户,今年60来岁,她说:“每天就除下草,施下肥,活路轻松,一天60块,我这个岁数已经很满足了。”今年,李波还将拿出不低于5个公益性岗位,长期固定吸纳解决贫困户、边缘户用工需求。

在桃花林里,李波不仅种了蜜桃,还栽种了梨、柑橘、桑葚等水果,欲打造百果园。“这些水果采摘时间不同,采果可持续半年时间,目的在于延长采果期,打造观光农业。”李波笑着介绍,他打算好好琢磨在“桃”字上做文章,每年三四月份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桃花颜色鲜艳,将吸引不少人前来赏花、踏春,想用观光农业+采摘的模式,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寄情于果子采摘。

明年,他还打算发展林下养殖,在水蜜桃基地喂鸡,实现种养殖双赢,并修建农家乐经营,让游客有吃的、有摘的、有玩的、还有住的,享受农家乐趣。“创业过程是艰辛曲折的,但我相信,风雨过后会终见彩虹。”李波满怀信心地说。

作者:刘敏马君如

作者单位:南川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